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聚力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重点任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妇女儿童健康方面的困难事、烦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减轻患儿就医负担。“十三五”以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的指导下,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积极开展遗传代谢病救助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目前,共救助患儿41306名,拨付救助金4.76亿元,减轻贫困出生缺陷患儿就医负担,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我会全面推行网上预审制度,将纸质填写申报流程改为在移动端微信小程序上申请,减轻手填多种表格的繁琐工序,让“患者少跑路、信息多跑腿”;优化简化救助流程,精简申请审批,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让患者尽早拿到救助金;精简报表减少报送,取消多个上报表格,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
三是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支援河南抗洪救灾,紧急为河南省项目实施单位和产妇、儿童筹集善款200余万元,用于购置消毒用品、尿不湿、产褥垫等防护物资,切实减轻灾区群众经济负担;在23个县新增出生缺陷困难家庭患儿救助、再生育指导、为患儿提供绿色就医通道等服务,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逆风飞翔”PKU(苯丙酮尿症)患者助学专项活动,计划4年内每年为50位考入高中和大学的PKU(苯丙酮尿症)学生提供助学金资助,减轻这些出生缺陷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十四五”时期,基金会将全力推动全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原有的项目基础上,新增功能性出生缺陷患儿救助和孕妇产前筛查及诊断等慈善项目,进一步扩大项目覆盖面、增加救助病种,深入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普及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出生缺陷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和早康复,努力提高出生缺陷患儿救助保障水平,惠及更多需要帮扶的出生缺陷患儿及家庭,构建更加完善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体系机制,为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