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丨让生命之旅延续

发布时间:2023-06-17   来源: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

今年6月11日是第7个“中国器官捐献日”。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修订)纳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效果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器官移植后病痛减轻、重获新生。这是出席日前在上海市举办的“中国器官捐献日”主题活动的专家学者们的共识。而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被纳入立法计划,必将对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规范化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

路涵(化名)是一位器官移植受者的妈妈,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她分享了女儿通过器官移植重获新生的故事。2014年,路涵的女儿出生仅62天就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许多人都在劝我们放弃,‘移植也是续命’‘长痛不如短痛’这些话令我们濒临崩溃”。

“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孩子活一天赚一天。我们坚信,坚持就一定会有希望!”路涵说,女儿的生命从成功匹配到肝脏的那一刻起迎来了转机,让这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如今,孩子身体状况很好,能玩蹦床、跳马、侧手翻,4种泳姿可随意切换,跑步5公里也不在话下!”路涵开心地说。

2016年,在女儿“重生”3个月后,路涵自愿登记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多年来,路涵清晰地感受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相信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科学理念,并成为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中的一员,越来越多的人从器官移植中获得生的希望,开始接纳这份生命的传递。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至今,我国的器官移植与捐献工作历经了10余年改革之路。2013年,《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公布,以确保器官来源符合医学伦理学。2014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成立,负责对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管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并拟定有关政策措施。2015年,公民自愿捐献器官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我国全面步入器官移植法治化进程,迎来了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春天。

据统计,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626万人,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58万例,捐献器官数量超过13.97万个。

 

“生命接力”更加公平可及

在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如何确保其公平性,是备受广大患者及家属关注的话题。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公平、公正、公开提供保障。”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介绍,在全流程工作中,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工作人员会将所有器官捐献者的数据信息上传到COTRS,系统将自动按照《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及技术指标,与移植等待名单中的患者进行自动、精准、高效匹配。

同时,COTRS能实现对所有器官分配共享的强制性监管。“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监控和排除人为干预,从而确保分配更加公平、公开、可溯源。”赵洪涛说。

在此次主题活动中,全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政策调研工作正式启动。“通过调研将及时了解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政策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赵洪涛表示。

在上海市专题调研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人体器官移植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与共享政策。在樊嘉看来,自2021年COTRS科学委员会成立以来,COTRS在开展器官移植政策研究,指导器官获取数据核查、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规范器官分配、实现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国情和文化特点的人体器官捐献、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人体器官移植临床服务、人体器官移植后科学登记、人体器官移植服务监管五大工作体系。全国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托器官移植注册登记系统和COTRS系统,实现了从器官捐献到移植的全链条可溯源管理,完善了大数据监管与不定期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进一步规范了人体器官捐献移植行为。

“COTRS的持续优化升级与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我国移植患者带来更多福音,让器官移植更加公平、可及。”赵洪涛说。

 

“这是一项充满人性光辉的事业”

“在上海举办‘中国器官捐献日’主题活动,我的心里别有一番情愫。我在上海的3位亲人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并把遗体捐献给了上海医学院……这是一项充满人性光辉的事业,我们应当为参与器官捐献事业发展而感到自豪!”出席活动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彼时的会场,掌声雷动。

您是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施予受器官捐献登记第159828位……”回顾与器官移植结缘的故事,师从中国器官移植奠基人熊汝城教授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同玉仍对10年前的一幕记忆犹新。2013年2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体院领导集体签署《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自愿加入器官捐献的爱心行列。“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厚度!”朱同玉说。

据介绍,目前,每年已有百万人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各行业各级党组织和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到器官捐献理念宣传和志愿服务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党委书记、干部培训中心(党校)主任许培海介绍,近3年来,全国“生命接力先锋队”党建联盟单位已达125家,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党支部先后与131家单位开展了64场“生命接力先锋队”联学联建主题活动,引导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超过90万人次。

 

来源:健康报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院盈创动力园区E座103/106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努兰别克(办公室)13811473530
  • 传真:
  • E-mail:wsbdx@otcmoh.org.cn
  • 纪检举报信箱:jijianshi@otcmoh.org.cn
  • 京ICP备06003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