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国医师协会坚持秉承“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的办会宗旨,贯彻“听医生说话、为医生说话,帮医生解忧、促行业自律”的要求,聚焦协会各级、会员和全国广大医师的“急难愁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活动中,协会上下统一行动、聚焦聚力,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深入展开,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正得到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提升。

一是深研细询察实情。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组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并拉列清单,建立台账。深入一线走访。采取协会党支部成员到协会各职能部门、协会各职能部门到各二级机构和部分单位会员走访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大家的所思所盼所忧,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开通热线电话。协会会员部还开通了会员系统服务热线,由专人值守,在及时解答会员各种疑问的基础上,注重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抓住时机收集。注重利用出差、检查督导、参加二级机构常务委员会议或全体委员会议等时机,主动了解需求,收集意见建议,为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提供了努力靶标。

二是群策群力出实招。坚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清单,组织协会上下一体联动,抓紧推动各项惠民实事落地见效借助信息手段,提升服务效益。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和现代办公趋势,积极践行绿色、 低碳、节约、高效的服务理念,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举行线上会议,开展线上教学、考核和管理等工作,切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盘活资源力量,抓好规培工作。充分发挥协会优势,积极盘活各类资源,举办了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两期西藏自治区骨干师资能力强化培训班,组织专家对住培基地及基层实践基地进行帮扶指导,编印下发《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工作指南(第一版)》等。积极参与立法,维护医师权益。为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坚持对医师执业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向社会公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在《执业医师法》修改被列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项目后,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深入参与修法工作,同时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委托的《<执业医师法>(修订)立法研究》课题,为医师合法权益在法律中的体现做出努力。开展科普活动,努力惠及民众。为增强广大民众健康保健意识,提升广大医师健康科普能力,先后举办了全国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男科行”科普宣传活动、中老年慢病营养健康科普等活动,通过科普演讲、知识讲座、健康宣传等形式,对社会需要、群众关注、影响力大的健康科普知识等进行宣讲,推动科研科普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众。

三是满腔热忱办实事。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在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温暖送到心坎上,把帮助送到需要处,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群众。减免有关费用。考虑到疫情影响,协会和各分会举办的10余个年会、论坛、主题活动均免收注册费,共计200余万元;开发的中医规培过程管理平台,供培训基地免费使用;举办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班,对24名西藏参会代表减免注册费。这种设身处地替大家着想的行动,暖人心、聚人心,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解决后顾之忧。为完善协会职工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体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协会积极推动和协调,并报请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复同意,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福利待遇。同时为解决部分离家远的职工就近租房居住问题,协调丰台区政府为协会预留10余套公租房。目前,已有3名职工入住,切实增强了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慰问抗疫英模。在伟大的抗疫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激励引导大家接续奋斗,协会用以岭关爱医师健康基金慰问了在战“疫”中伤、亡的50名医师和援鄂抗疫的11名院士,共计发放慰问金111万元人民币。

下一步,中国医师协会将牢记初心使命,持续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协会有所应;会员有所求,协会有所帮;医师有所需,协会有所为。

一是抓好统筹规划。协会党支部坚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统筹,系统规划,切实从顶层上把各部门办实事计划集中起来,坚决避免出现分散行动、各自为战的现象,确保各项实事有序展开、稳步推进。二是突出工作重点。要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实情,切实从群众最急、最需、最忧的事情做起,不断增强办实事的成效。同时针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东强西弱”不平衡的实际,积极配合国家中西部战略,采取输血造血并举、扶贫扶智并重的办法,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推动中西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尽快赶上来。三是加强检查督导。为防止出现光打雷不下雨、虎头蛇尾等现象,协会将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年度讲评等制度,全程跟踪问效,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真正把实事抓实、把好事办好。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院盈创动力园区E座103/106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努兰别克(办公室)13811473530
  • 传真:
  • E-mail:wsbdx@otcmoh.org.cn
  • 纪检举报信箱:jijianshi@otcmoh.org.cn
  • 京ICP备06003032号